生態藍天

國際視角



2012年度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專業獎·綜合設計榮譽獎——上海辰山植物園礦坑花

發表時間: 2014-05-04

由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朱育帆設計的上海辰山植物園礦坑花園榮獲了2012年度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專業獎·綜合設計榮譽獎。同時,該項目獲得了國內很多同行肯定,并一舉拿下第二屆中國建筑傳媒獎,提名理由寫到:一個礦坑究竟能成為什么?在今天的快速城市化過程中,許多工業廢棄用地成了頭疼的問題,朱育帆用優雅的一抹步道,使其成為一個秀美的花園,為市民增添了一個令人愉悅的游樂場所。

 

上海辰山植物園坐落于松江區佘山國家風景旅游度假區內,占地面積207公頃。從20世紀初到80年代中期,由于礦石開采的原因,辰山山體面貌遭到巨大破壞,并形成東西兩個礦坑,其中西側采石場在山體開采完后,又向地下縱深挖掘,留下一處巨大的礦坑深潭,礦坑花園便是以西礦坑為主體改造的。

在這樣一個項目中,設計師面臨著很多挑戰。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工業活動,采石業隨著漫長的文明進程而發展,見證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干擾、掠奪和破壞。采石工業剝離山體的表層植被,劇烈改變地形,造成水土流失、景觀破壞和生境破碎化。辰山采石坑是百年人工采礦遺跡,其巖石主要為火山熔巖,地質構造簡單。西側礦坑總體面積為4.3公頃左右,由高度不同的山體、臺地、平臺和深潭四個層級構成;山體表面比較平整,無層次且風化相對嚴重,無明顯紋理和凹凸,無裂縫,立面有直開的矩形通風口;臺地上植被茂盛;平臺部分為采石留下的緞面,地勢較平,邊緣地區有生長良好的水杉林;深潭面積在1公頃左右,與平臺層高差約52米,潭水清澈,自然形成的島嶼和植被顯現出一絲生機;深潭西側為基巖裸露平臺。如何有效修復嚴重退化的生態環境,和充分挖掘、利用礦坑遺址的景觀價值成為這個項目的關鍵。

設計師根據礦坑圍護避險、生態修復的要求,以“加法”通過地形重塑和增加植被來構建新的生物群落,以“減法”使崖壁在雨水、陽光等自然條件下進行自我修復,并結合中國古代“桃花源”的隱逸思想,利用現有的山水條件,設計瀑布、天塹、棧道、水簾洞等與自然地形密切結合的內容,顯現出具有中國山水畫形態和意境的景觀。在場地四個層級的基礎上,礦坑花園相應被劃分為鏡湖區、臺地區、望花區、深潭區四個部分,并針對每個區域的不同條件采取相應的設計策略。

鏡湖區和望花區

鏡湖區位于花園的西區,是游客從主入口進入花園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景色。在過去,該區域除了東南邊僅有的水杉林外,就只有死氣沉沉的巖石。設計師通過挖掘和土地回填重建地形,形成了“鏡湖區”和“望花區”。鏡湖區采用類三角形的水池,水為務虛之物,可以通過鏡湖倒映出辰山的山體從而把人的視線吸引過來,并且增加了觀景視域;為了改造山體稍顯枯燥的立面,設計者倚山而建一個水塔,有泉水從山中流出,增加了生趣。

“花海”所在的望花區以水杉林作為基礎,擴大種植形成林相,作為與植物園其他花園之間的分區屏障;在水杉林前堆疊地形以覆蓋采石后裸露的巖石層,同時也為花卉種植和展示提供了理想的空間。

臺地區

臺地區位于臺地與山丘之間,設計師用鋼板這種帶有工業印記的材料,對三層錯落的擋土墻進行包裹,配以錯落有致的碎石墻,形成有節奏變化和光影韻律的景觀界面。同時,這些新舊擋墻之間的縫隙空間也成為可種植的區域,不同高度的種植池栽植了種類豐富的宿根花卉,營造出“秘密花園”之感。

深潭區

深潭區以其特殊的現場結構成為礦山公園的核心部分。在深潭區東側的山壁上,設計者利用山體原有的皴紋開辟出水簾飛懸、霧氣彌漫的瀑布景觀,并在其下設置鋼桶,乘懸崖危險之勢,模仿采石時的爆破之聲;考慮到巖石的風化不太嚴重,又較耐風水的腐蝕,因此在南側的巖壁上設置了入口構筑物,游客沿著曲折的山崖棧道往下走,便可親臨深潭睡眠,穿過由石梁開鑿而成的“一線天”,并沿著水面浮橋進入貫通東面藥用植物園的山中隧道,獲得驚險刺激、引人入勝的體驗。

經過超過6年的清理、規劃、改造和植被種植,辰山礦坑花園已從一處危險的、不可達的廢棄地已經轉變成使人們能夠親近自然山水、體驗采石工業文化的沉床式花園。它成功地實現了生態修復和文化重塑,克服了高難度的施工技術,充分詮釋了東方自然山水可觀、可游的山水體驗。


最近2018年中文字幕免费下载,韩国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毛很浓密超多黑毛的少妇,国产精品白丝喷水JK娇喘视频